电去离子水处理设备(简称EDI 设备)是一种融合了离子交换技术与电渗析技术的新型纯水 / 超纯水制备设备,无需化学再生即可持续去除水中离子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医药、电力、食品等对水质要求严苛的领域。

EDI 设备的核心单元是EDI 膜堆,由多个交替排列的 “阳离子交换膜(CEM)、阴离子交换膜(AEM)、离子交换树脂(混床树脂)” 组成,膜堆两端设有阳极和阴极,外接直流电源。其工作过程可拆解为 3 个关键步骤:
离子吸附与传递
原水(通常为反渗透 RO 产水,电阻率 1-10μS/cm)进入膜堆后,水中的阳离子(如 Na⁺、Ca²⁺)和阴离子(如 Cl⁻、SO₄²⁻)首先被树脂吸附;在直流电场作用下,树脂吸附的离子会 “解吸” 并沿树脂颗粒表面迁移,最终接触到对应的离子交换膜。
离子选择性迁移
阳离子交换膜(CEM)仅允许阳离子通过,阻止阴离子;阴离子交换膜(AEM)仅允许阴离子通过,阻止阳离子。
阳离子会穿过 CEM 向阴极方向移动,阴离子会穿过 AEM 向阳极方向移动,最终进入膜堆两侧的 “浓水室”。
水的电解与树脂再生(核心优势)
电场会使膜堆内少量水分子发生电解,生成 H⁺(氢离子)和 OH⁻(氢氧根离子):
H⁺和 OH⁻会像 “化学再生剂” 一样,持续与树脂发生离子交换反应,将树脂吸附的杂质离子置换出来(即 “树脂在线再生”),使树脂始终保持活性,无需额外添加酸碱。
电解产生的少量气体(H₂、O₂)会随浓水排出,不会影响产水水质。
最终,经过上述过程,中间 “产水室” 的离子被几乎完全去除,得到高纯度的产水(电阻率可达 15-18.2MΩ・cm,接近理论纯水);而杂质离子则随浓水排出系统,实现 “产水纯化” 与 “杂质浓缩” 的分离。